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一股建筑热潮。经过多年专注于城市巨型工程和多由西方建筑师设计的壮观建筑作品之后,年轻一代中国建筑师开始了一场反思。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再利用,更新,回收:中国近期建筑”聚焦王澍、袁烽、柳亦春等中国新一代建筑师,他们对“白板式重建”提出挑战,倾向于采用相对较小规模的干预,以寻求与已有建筑环境和既定社会结构的有益互动。
展览入口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于2021年9月18日至2022年7月4日期间推出展览《重复使用、再生、回收:中国近代建筑展》(Reuse, Renew, Recycle: Recent Architecture from China),展出来自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八个专案,参展方包括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业余建筑工作室(王澍、陆文宇)、创盟国际 (袁烽)、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柳亦春、陈屹峰)、DnA建筑事务所 (徐甜甜)、朱锫建筑事务所(朱锫)、直向建筑事务所(董功)和阿卡汗奖得主标准营造事务所(张轲)。展览涉及的议题从对旧工业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对传统建筑技术的重新诠释,以及如何以非干预式的建筑置入来振兴乡村或整个地区的经济等,探讨他们在社会和生态可持续性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这是MoMA首次推出中国建筑展。经过为期四年的研究计划,包括与建筑师们的广泛沟通和对所有参展项目的多次实地考察,本次展览呈现包括模型、图纸、照片、视频以及近期收藏的约160件中国当代建筑作品的实体模型。展览由菲利普·约翰逊建筑与设计总策展人马蒂诺·斯蒂尔利(Martino Stierli)和建筑与设计部策展助理 Evangelos Kotsioris策划,上海同济大学李翔宁教授担任策展顾问。
旧的建筑
大舍建筑事务所,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中国,2012-2013;摄影:苏圣亮说到城市的“回收”,对旧的或废弃建筑的再利用并使之重生是非常典型的一类案例,这次展览中就有龙美术馆、池社和阳朔Alila糖舍酒店这三个专案。
位于上海徐汇区黄浦江畔的龙美术馆所在地以前是运煤码头,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大约长110米、宽10米、高8米的煤料斗卸载桥,和2013年建成但废弃了的地下车库。大舍建筑事务所有机地结合了这些新旧工业元素,增添的一系列不同高度和方向的“伞型拱门”交错成一片日光明媚的拱形展厅“森林”,与保留下的卸载桥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车库也被改造为地下展览空间。
同样位于徐汇区西岸文化艺术街区的“池社”画廊,原本是一个破败的旧仓库。 袁烽和他在创盟国际的团队保留了旧建筑的外围护墙体,将回收自老建筑的古老灰砖和先进的科技砌筑技术结合,让砖构这一古老形态融入当下新的时代中。展厅主入口处上方的墙体营造出微微隆起的曲面形态,既可作为主入口的标识,还可以作为雨棚使用。
直向建筑事务所,阳朔糖舍酒店,阳朔,桂林,广西,中国,2013-2017;摄影:苏圣亮位于广西桂林的阳朔Alila糖舍酒店,则是改建自上世纪60年代一家废弃糖厂的工业设施。酒店位于阳朔县漓江边一处山坳,是喀斯特地貌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老糖厂也是当地一代人的生活记忆和情感载体。直向建筑事务所将酒店的标准客房楼梯和别墅布局在老糖厂两翼,复合立面材料的材质肌理和垒砌逻辑与老建筑的青砖保持一致。新建筑外形简单克制,且体量被严格控制低于老厂房,沿用老糖厂的坡屋顶形式与屋顶角度,继而使新、老建筑在同一个秩序中演进、更迭。透过已有元素、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之间的微妙张力,糖舍酒店展示了大规模开发的另一条路,而不必牺牲历史文物或自然环境。
旧的文化
张轲,微胡同,北京,中国,2016;摄影:吴青山历史文化如何融入当代生活,在建筑界也是一个颇为热门的议题。
为了满足市中心高密度的住宅需求,近年来北京的许多胡同成为大规模拆迁的目标。北京胡同是一种传统的院落-巷道系统,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同被拆除,大量原居民被迫离开,胡同社区多样性逐步消失,胡同传统文化也迅速衰弱。张轲和标准营造事务所在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内建造的“微胡同”,是围绕旧城改造、风貌保护与社区生活营造提出的一个小而丰富的实验构想。微胡同距离天安门广场15分钟步行路程,将一系列独立的空间单元置入一个约30平方米的长方形院落中,形式保留了北京传统建筑的青砖、灰瓦、坡顶,是位于胡同院落内的、服务于社区的儿童图书馆。
朱锫建筑事务所,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景德镇,江西,中国,2016-2020 ? schranimage另一边,在中国的“瓷都”江西景德镇,由朱锫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御窑博物馆近年刚落成。博物馆位于景德镇历史中心,明朝和清朝御窑所在地就在附近。博物馆的空间结构参考了传统窑的几何结构、物质性和结构效率,由这样的基础建筑单元的重复和变化构成。根据当地的习惯,每两三年会拆除一次老化的熔炉,并将其材料用于其他建筑,御窑博物馆也同时采用新烧砖和旧熔炉拆卸后收集的再生砖混合物。“自然建筑”是建筑师朱锫的核心建筑理念,御窑博物馆也以最朴素带非常聪明的构造构建了自然通风装置,让博物馆到了夏天也可以不用空调。
旧的乡村
本次展览中,有三个建筑项目都在浙江省,其中两个建筑专案“金华瓷屋”和“富阳文村”均出自王澍和陆文宇主理的业余建筑工作室。金华瓷屋是他们受邀为金华建筑园设计系列展馆设计的一个单层建筑,在公园的一个斜坡上,展馆的倾斜外观形似砚台,展馆表面则覆盖着手工制作的颜色各异的瓷砖。从本次展览中展示的模型中,可以看出王澍和陆文宇对不同釉色和传统工艺的研究。傍依富春江的富阳文村是业余建筑对中国乡村振兴的一次尝试,在当地约300个村落中,只有不到20个还保留着传统上的自然状态,千年来积累的建筑智慧正迅速消失。他们对现存房屋进行了翻新和重建,借鉴当地传统的庭院结构,设计出30套新住宅。建筑师们的抱负在于他们的方法,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建筑技术和当地材料相结合,成为其他村庄复兴的模板,同时防止它们无意中变成乡村生活的“主题公园”。
DnA设计与建筑事务所,竹剧场,横坑村,松阳县,中国,2015;摄影:王子凌 浙江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西南部的松阳县保存着大量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建筑师徐甜甜和她的DnA建筑事务所在七年间,已经实现了数十项微创且往往可逆的干预措施——她称之为“建筑针灸”为——陆陆续续开展针对不同村庄特点的小体量公共建筑。竹剧场、红糖工坊、石门廊桥……借由创造文化活动空间与小规模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人口迅速减少的当地重新注入生命。徐甜甜的作品中,最具诗意的或许就是“竹剧场”,这是横坑村附近的一个表演舞台,以弯折并捆扎大量的毛竹形成圆形的穹顶,让我们看到了原本只在想象中的完全由可再生资源构成的建筑模样。
《重复使用、再生、回收:中国近代建筑展》中的建筑师和专案展现出在当今中国建筑的意义,并且探索现代建筑如何扎根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如何在马不停蹄地向前时,守住我们与生俱来的DNA,不抛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个体。